Rnz中文 / Rnz中文 精选新闻

华裔和毛利艺术家联合重述Hokianga沉船故事

17:06 pm on 14 January 2025
Artist and curator Jieying Cai and their artwork, which is an example of cyanotype, bamboo and muka rope installation.

策展人蔡杰盈展示一件由蓝晒、竹子和麻绳组成的装置作品。此次展览中将有类似作品展出。 Photo: Supplied / Jieying Cai

下个月,Whangārei将举办一场展示毛利和华裔艺术家作品的多媒体展览,对两种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这次展览被命名为【双土海葬】(Double Burial),展示的作品包括编织、雕塑、视听作品和毛利语歌曲。

受去年怀唐伊日前夕Hokianga历史之旅的启发,策展人蔡杰盈想要重述"文特诺号"(SS Ventnor)号沉没的故事,并继续维持与毛利人的关系。

"这个展览讲述了Hokianga华人和毛利人关于'文特诺号'沉船事故的共同历史。" 蔡杰盈说。

"我策划了一群中国和毛利艺术家来探索他们对这个故事的个人看法,他们都代表了他们的社区、他们自己的故事以及对他们对这些故事的感受。"

Artist Reva Mendes

艺术家Reva Mendes。 Photo: Supplied / AwhiWorld

1902年,"文特诺号"带着499名在新西兰死去的华人的尸骨启程前往中国,准备在家乡重新安葬。

这艘货轮在Taranaki海岸附近触礁,最终在距离Hokianga港入口约15公里处沉没。

此后,被冲上岸的遗骸被当地毛利部落妥善安置,这一善举长期以来受到华人社区的赞赏。

去年,46名年轻的新西兰华人加入了一个名为Pāruru的项目。该项目由新西兰华联总会(New Zealand Chinese Association)支持,在为期四天的旅程中,参与者到访了Hokianga多处与沉船事件相关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点。

作为Pāruru的参与者之一,蔡杰盈表示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后来回到Hokianga居住了一段时间,并进行艺术创作来纪念毛利人与华人、人们与土地之间的联结,并希望让"文特诺号"的故事被铭记。

唐子遥创作的一首毛利歌曲也将在此次展览中被展示。 Photo: Supplied / Michael Telford

作家兼记者唐子遥(Eda Tang) 也参加了去年的 Pāruru,她创作了一首毛利歌谣,来表达这些矿工的家人的悲伤。

"我真的很想传达一种渴望与悲伤的感觉,这些人与自己的家人分离,他们希望团聚,但从未实现。"唐子遥说。

"这就像是在提醒你这个故事里存在人性化的一面。故事中有一个个家庭的分离,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遗骸和一艘船的故事,这里面有活生生的人。"

唐子遥说,越来越多的新西兰华人在通过"文特诺号"的故事来了解"善意和尊重"(manaakitanga)在华人和毛利人之间的展现。

她说,在【条约原则法案】(Treaty Principles Bill)最近引发的讨论中,理解新西兰的非毛利人(tauiwi,non-Māori in Aotearoa)的立场也一直是许多人首要考虑的内容。

毛利编织艺术家Reva Mendes来自Hokianga港口北部的Mitimiti。

当初,她的部落帮忙埋葬了被冲上岸的矿工的遗骸, Mendes称这是"一种荣幸"。

展览包括一件Mendes与蔡杰盈共同创作的作品。她表示,这次展览是"一次很棒的合作"。

她希望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及其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尊重彼此的文化很重要,当你开始建立关系时,这一点就会立即体现出来。" Mendes说。

"通过来来回回的交流,我们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联系并共同努力来增强每个人的力量,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当今世界。"

该展览将于 2月2日至28日在Whangārei的Shutter Room Gallery展出,农历新年(1 月 29 日)和怀唐伊日也刚好在同一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