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z中文 / Rnz中文 精选新闻

学者:亚裔在关于心理健康的讨论中被边缘化,体制急需改革

09:07 am on 26 September 2023

策展人林素真(左)和巴基斯坦裔倡导者Mehwish Mughal参与蒂帕帕国家博物馆的亚裔心理健康活动。 Photo: Supplied

本周是心理健康意识周,专家们呼吁新西兰尽快行动,针对亚裔心理健康问题,制定全面的全国性战略。

新西兰统计局的预测显示,到 2043 年,亚裔将占新西兰总人口的 26%,也就是说平均每四个新西兰人中就有一名亚裔,较2018 年人口普查16%的比例上有大幅增加。

学者们表示,新西兰需要着眼长远,制定相应计划来服务于变化的人口结构,并指出亚裔在关于心理健康的讨论中仍然被边缘化。

他们表示,由于缺乏对亚裔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理解、缺乏与亚裔社群的沟通,再加上" 一刀切"式系统、从业人员数量和能力的欠缺,以及资金短缺,造成了种种问题。

华裔新西兰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心理咨询项目名誉教授钟赐英(Rita Chi-Ying Chung)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亚裔心理健康领域工作。她说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改善,但是"进展缓慢"。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心理咨询项目名誉教授钟赐英说亚裔更愿意接受符合自己文化习俗的干预方式。 Photo: Supplied

在80年代的惠灵顿,她是唯一会两种语言的心理学家,她被找来帮助安置越南战争后迁居新西兰的难民。她是在新西兰出生成长的华人,除了英语,还会说粤语。

"当时,我就注意到了我们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有效治疗东南亚人方面多么不足,"她说。 "至少现在他们知道并非所有亚洲国家都说同一种语言。"

钟赐英说,新西兰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从业人员在理解亚洲文化,以及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通常不能做出恰当的反应。

"在表达心理健康问题上,亚裔与欧裔的方式不同,所以这会导致误诊和不恰当的治疗,"她说。她还提到亚裔不习惯谈论自己的感受,也不一定会去寻求传统的西式治疗手段,而是更愿意接受符合自己文化习俗的干预方式。

巴基斯坦裔倡导者Mehwish Mughal与蒂帕帕国家博物馆(Te Papa) 共同组办了一个亚裔心理健康项目,她表示数十年来,活动人士、倡导者和学者一直在呼吁关注这些问题,但他们的声音却被忽视。

"我们了解到,除了主流的生物医学和心理学途径之外,亚裔寻求支持的方式多种多样,"她说。

"这些干预措施非常有益,而且对许多人来说通常感觉更安全,但不幸的是,标准的心理疗法中很少提供这些干预措施,"她说。 "如果要对我们的社区提供全面的支持,需要从这样的理解开始,即心理干预可以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找到,而不仅仅是标准疗法。"

'来自亚裔、为了亚裔'

Mughal认为,亚洲人往往被排除在有关心理健康改革的重要对话之外。

"通常来说,心理健康方面的高层讨论和规划仍然缺乏我们的参与,"她说。 "人们要么认为我们没有任何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要么他们不在乎。结果就是我们不被重视。"

巴基斯坦的心理学家和行为分析师 Sehar Moughal说针对亚裔心理健康,需要更多由亚裔发起的、参与的、为了亚裔的研究。 Photo: Supplied

同样来自巴基斯坦的心理学家和行为分析师 Sehar Moughal 表示,当前的制度令人沮丧,她认为现在是时候把谈论的重点从"提高意识"转向"已经对社区有效的做法"。

她表示,需要更多"来自亚裔、为了亚裔,以及与亚裔合作"的研究,以便为更好地服务亚裔提供参考信息。

"在学术界、倡导者和政策制定等层面,占据主流的说辞仍然是亚裔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污名化的顾虑,"她说。"我们一直在使用明显对我们社群不起作用的治疗模式,然后再'挑剔'他们'拒绝参与' ......当你对某人的生活了解有限时,你如何为他们提供治疗或支持?"

她说,给亚裔贴上担心污名化的标签,实际上会阻止任何实质性对话的发生。"在社区强化已经产生实际效用的方法,去咨询他们的意见,而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做,我敢打赌很多人都会加入对话,"她说。 "在对话开始之前,就已经把亚裔归于'另类'了。我们要停止这种做法。"

亚裔家庭服务中心(AFS)首席执行官冯美佳说决策者需要给亚裔心理健康项目提供更多资金和资源。 Photo: RNZ / Jessie Chiang

亚裔家庭服务中心(AFS)首席执行官冯美佳也赞同,目前缺乏针对亚裔心理健康的研究。AFS还注意到了家庭困扰、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护理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她表示,在 Covid-19 疫情期间,其热线电话的呼叫量比疫情前增加了三倍,而为亚裔提供的心理健康咨询课程则增加了138%。

"令人惊讶的是,近20年来一直没有针对新西兰亚裔心理健康的系统性研究。上一次关于亚裔心理健康的全国性研究可以追溯到 2002 年," 冯美佳说。 "了解新西兰亚裔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并消除他们寻求心理健康支持的障碍至关重要。我们呼吁采取行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所有人在心理健康方面获得公平的结果。"

国家博物馆新西兰亚裔历史策展人林素真(Grace Gassin)也参与了此前提到的亚裔心理健康项目。作为华人和欧裔的后代,她说自己每天都能看到亚裔因为在心理健康方面被边缘化而受到的影响。

"为什么引起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最终需要一个博物馆来发挥作用?"她说。 "这几十年来,我们健康领域的领袖又在哪里?"

林素真说,在亚裔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决策者似乎一直缺乏与亚裔社群 -- 无论是基层倡议者还是心理健康从业人员 -- 进行交流的意愿。

"坦白来说,令人惊讶和困惑的是,到了 2023 年,当我们的人口中有这么多人都表示自己有一种或多种亚洲血统,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的时候,情况仍旧如此。这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改变。"

心理咨询课程讲师刘加伟希望刚毕业的咨询师能获得更多支持,以应对新西兰人口变化的需求。 Photo: Supplied

为将来做准备

除了系统和体制的问题,缺乏具备能与亚裔打交道的语言和文化能力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也是一个问题。

注册社工刘加伟(Ray Law)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在某高等教育机构担任心理咨询课程的讲师。他表示,选择心理健康相关学科的亚裔学生很少,尤其是华裔学生,而且他们在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咨询师的工作。

他说,在讨论族裔间的差异时,课程设置的重点仍然放在毛利人和欧裔之间,现在也提及太平洋岛裔,但是对亚裔,以及中东社区几乎没有提及。

他说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通常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但是如果不工作,也无法积累经验,这就需要整个体系对刚毕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计划,来体现人口的变化……不要等到太晚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五年、十年后,这些学生就有了五年、十年的经验。"

钟赐英说上世纪70年代,她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学心理学时,有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很多亚洲面孔,她立即知道自己走错了教室。然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亚裔也开始选择心理健康相关科目,虽然人数还不算多。

她说,亚裔社区也需要认识到心理学科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个领域的价值。

"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她说。"金钱买不来幸福。作为一个社区,我们需要更多的反省,来为下一代的福祉做考虑。"

钟赐英还鼓励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进行更多的反思,尽力破除自己潜藏的偏见,以免在面对病人时,带有敌意。"我们都有负担,"她说。"让我们去处理自己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