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的沉寂,一个华人彩虹非政府组织在更名后于上个月重新启动。一名负责人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让该组织变得更加包容,并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2019年,该组织以China Pride为名成立;如今,它已由13人的小团队,变成了拥有800名会员的组织,并改称更具包容性的Chinese Pride,即"华人彩虹联盟",希望聚拢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
在三年前的2021年,该组织精心策划了一场大型活动,但是因为疫情限制而不得不暂停,再加上核心成员变动等因素,该组织也逐渐销声匿迹。
曾参与该组织早期创建、当前负责活动策划的冰冰说,她希望此次重新启动后,华人彩虹联盟能够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而不受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过去几年,(组织)比较安静,没有活动,所以我们就组织了一个重新启动的仪式,来重新介绍自己,"她说。
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华人彩虹联盟正式举办了重启仪式,之后还参加了Big Gay Out和Auckland Pride彩虹游行,以及组织了彩虹宝宝见面会。
冰冰说,她在不同的活动上见到了很多新面孔,同时因为各式各样的活动,她们的彩虹社群又开始活跃起来。但是,冰冰很关注未来组织如何发展的问题。
"首先要去做的是,怎么样从组织架构上、人员,以及资金方面实现可持续,而且创造一个更包容的环境。"
冰冰说,彩虹群体本来就已经属于少数群体,但其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少数群体,包括跨性别者、无性恋等,所以对不同的群体的尊重和包容,以及在职场、家庭和自我认同等问题上的探索都很重要。
"我希望我们组织能够更加包容,有能力,而且有意愿去提供各种支持," 她说。
"我们选择来新西兰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都是有共性的。在这种前提下,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让我觉得有归属感,有很多在异国他乡的被接纳感,希望我们能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感觉)传递给其他小伙伴。"
冰冰还说,过去他们很少与其他组织联系,目前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多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与交流。
王姝也是华人彩虹联盟的工作人员,她说新西兰让她更有归属感,就是因为这个组织。
"我们的活动很有意义,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联结的平台,大家互相认识、互相帮助,"她说。
"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反映大家的需求……,也希望我们能够增加互动,吸引新的成员。"
奥克兰性社会学研究者崔乐说,他很高兴看到这个组织今年又重新活跃起来,因为它可以为新西兰的华人彩虹社群提供一个"重要的互相联结、提供支持的平台"。
他对这个组织也在不同的层面有些期待,崔乐表示。
"在华人彩虹社群内部,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社群活动让分散、隔绝的个体彼此看见、相互联结。这种社群建设可以为个体提供重要的支持,无论是心理上的支持还是实际生活上的支持,"他说。
"对外,组织可以增加华人彩虹社群在新西兰社会的可见度,开展教育和倡导活动,推动种族、性与性别的多元平等。"
崔乐说,组织的更名可以使它覆盖更加多元的社群,但是因为不同社群之间的生活经历差异很大,所以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相比来自中国之外的华人同志移民和在新西兰本地出生长大的华人同志,来自中国的同志移民的生活受到国籍和移民身份的影响,会面临独特的艰难和挑战,"他说。
"华人同志移民往往忙于学业、求职、工作、获得居民身份,自顾不暇,很难持续投入时间做公益。组织也需要申请到资助才能可持续地开展活动。"
Auckland Pride创意总监Nathan Joe说,他们对华人彩虹联盟的重新启动感到激动,而且会尽力提供支持。
"酷儿移民社群尤其经常被更广泛的酷儿社群忽视,相关对话中很少重视或者专门谈论他们的需求,"Joe说。
"了解我们作为整个社区所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社区的涵义进行构建。这样能让我们凝聚起来,并建立我们对他人的全面的同理心。在最好的情况下,整个彩虹社群会因我们的差异而变得更加强大。"
他也指出,自己也因为有华人血统,在成长过程中也背负了很大的羞耻感。
"我认为,在为鼓励多元文化主义和差异性提供空间方面,我们尤其已经在奥克兰取得了进步。正是这样的空间和这样的组织(华人彩虹联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的偏见。"
"我希望他们(华人彩虹社群)能够继续有安全感地、有自信地参与Auckland Pride ,并继续为他们的社群创造安全和充满活力的空间。也希望其他社群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存在,并为展开合作与提升认知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