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在上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这一理论认为,暴力事件的目击者越多,旁观者进行干预的可能性就越小。
今年早些时候,一名华裔学生在奥克兰公交车上先是遭到语言辱骂,随后又被袭击。当时车上有10多名乘客,但当这起事件转变成身体上的攻击时,只有个别乘客挺身而出。
不过,旁观者效应真的存在吗?奥克兰大学博士研究生Kirsten Tilleman就是这一领域的研究者。
"一些研究者开始做一些可重复的研究,他们发现,现场目击犯罪事件的人越多,就越少有人插手,因为人们都会认为有其他人会采取行动。"她在RNZ的夜间节目中说。
不过她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理论的可信度有所下降。
"我们期待人们愿意挺身而出并非没有依据,问题可能在于,人们在那种情况下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可能是人们希望能够帮上忙,但不知道该怎么帮。"
她表示,她的研究涉及对524名奥克兰公共通勤者的访谈。
"我们在分析中发现,性别是一个关键因素。与我们参考的其他统计学指标相比,比如族裔、年龄这类,性别是对人们做出何种响应影响最大的因素。"
她指出,期待其他人站出来帮助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是让我们感到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认为,如果我们目睹有人被欺负,有一些应对措施是所有人都可以采取的。
"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不那么严重的暴力早期形式,比如骚扰,干预的风险较小,我们可能会更愿意站出来帮助防止事态升级到暴力和肢体冲突的程度。"
另一种干预技巧是忽略施暴者,转而支持被针对的人。
还有一种方法是间接帮忙。
"寻求帮助,向那些可能更适合帮忙的人求援,尤其是那些工作人员。"
她表示,拍摄事件经过也是有帮助的。
"尤其是如果已经有人出手相助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拍摄事态的情况作为辅助。拿公交车的背景来说,事发时是什么时候?车牌号是什么?相关人员都长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诸如此类。"
她表示,中断骚扰行为更好的方式是将注意力专注在被骚扰的受害者身上。
"让实施骚扰行为的人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是不对的,并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们的情况如何。"
她希望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我特别选择专注于女性和非二元性别群体,尤其是彩虹社区中的成员,了解他们的经历,并在数据中更好地反映出来,这样我们用于保障公共交通系统的策略可以更好地反映那些最容易成为受害者的人群,从而让每个人都更加安全。"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